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以 “设备更新” 为的战略举措正持续释放强劲活力。自去年 “两新” 工作启动以来,这场覆盖多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不仅成为稳投资、促增长的 “主力军”,更通过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为产业结构优化按下 “加速键”。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 新数据显示,2025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已达 8400 个,撬动总投资突破 1 万亿元,其产生的连锁效应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多个维度。
456c4dda-9ffe-4536-a174-ca1dd62709a1.png

多维拉动:设备更新激活产业链与就业市场


走进长三角某智能制造产业园,多台刚下线的工业机器人正被运往各地工厂,生产线旁的工程师介绍:“今年以来,我们接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4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传统制造业的设备升级需求。”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大规模设备更新正以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态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从直接影响来看,设备更新直接拉动机械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形成从零部件研发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从间接效应来看,设备更新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劳务雇佣需求,为建筑、物流等行业提供就业支撑,原材料采购则拉动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产业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我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5.2%,较全部投资增速高出 13.6 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3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引领设备更新升级潮


如果说过去的设备更新更多聚焦于 “替换旧机器”,如今的设备更新行动则更注重 “技术迭代升级”。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高技术产业正成为设备更新的 “主力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7 月,全国信息传输软件业、科技服务业的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近三成,远超工业企业 9.8% 的平均增速。在深圳某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 新升级的智能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更新这套设备,我们的数据处理效率提升了 50%,能够为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更精 准的数据分析服务,市场份额也随之扩大了 20%。”


这种技术驱动的设备更新,正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 “提质增效”。在工业领域,依托设备更新推进的数字化改造,让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8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突破 67.7%,部分行业已实现从 “人工操作” 到 “智能生产” 的跨越,产品合格率提升了 5-10 个百分点,生产效率平均提高 20% 以上。


未来展望:设备更新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的持续发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业内分析指出,未来设备更新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向 “智能化、数字化” 深度渗透,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将与设备更新深度融合;二是向 “绿色化、低碳化” 全面推进,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的更新需求将持续增长;三是向 “个性化、定制化” 方向发展,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化设备更新需求。


从长远来看,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是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它通过技术创新驱动设备迭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转型,为我国经济注入持久动力,也为应对全 球经济不确定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有力支撑。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所言:“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设备更新,让设备更新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