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兵盛景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幕幕壮观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闪现。阅兵展示的一件件护国神器,过目之后无一不为之震撼。不禁让人感叹祖国的伟大,国产科技的强大和创新。这些先进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
在军事国防领域,除了 “惊雷 - 1” 空基远程导 弹、“巨浪 - 3” 潜射洲际导 弹、“东风 - 61” 陆基洲际导 弹这类万众瞩目的 “明星装备”,还有一批活跃在幕后、支撑起国防科技硬实力的国产科学仪器。接下来小编来盘点一下,军事国防领域的那些国产仪器设备。
战场感知与通信保障类仪器
这类仪器是军事行动的 “千里眼”“顺风耳”,负责捕捉信号、维护通信,确保战场信息实时传递与精准研判。
手持式频谱分析仪:
以青岛一卓光电 TFN RMT 型号为代表,覆盖 5Hz-40GHz 全频段,可现场检测雷达信号、定位电磁干扰源、排查窃听信号,还能评估战场电磁环境,是电子对抗与频谱监测的 “便携利器”,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
矢量信号分析仪:
国内玖锦科技推出多款型号,不仅能完成传统频谱分析,还可对复杂雷达信号进行解调、抗干扰测试与信号完整性分析,为雷达系统性能优化与战场抗干扰作战提供数据支撑。
光时域反射仪(OTDR):
国产 TFN RM7 创新采用可插拔模块化设计,将光功率计、红光、测距仪功能集成一体,仅 1.8kg 的轻量化机身,能快速检测军事光纤损耗与断裂问题,保障深海潜艇通信、高原边境监测等场景的光纤网络稳定。
反狙击探测干扰设备:
欧尼卡 Onick FZS1000 基于 “猫眼” 效应研发,集成激光探测、干扰压制与低照度相机,昼间对 20-50mm 瞄准镜探测距离≥1200m,夜间≥1800m,可提前捕捉狙击手光学信号并干扰瞄准,为战场人员安全筑起 “防护盾”。
装备研发与性能检测类仪器
这类仪器是武器装备从研发到服役的 “质检员”,确保装备在极端环境与实战场景中稳定可靠。
捷联式航空重力仪: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发,填补国产重力仪空白,可在陆地、航空、海面、水下多区域精准获取重力信息,为远程精准打击武器研发、潜艇导航系统优化奠定基础,是重力测绘装备国产化的 “里程碑”。
一体化质量特性测量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102 所产品,能快速测量飞行器飞控关键参数,为导 弹、战机等装备的性能调试与精准控制提供数据支持,直接关联装备作战。
三综合试验箱:
广州五所(CQCWEI)产品,可同步模拟温度、湿度、振动三种极端环境,还原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服役条件,通过复合应力测试验证装备可靠性与寿命,是装备列装前的 “极限考核器”。
锥束螺旋工业 CT 设备:
兵科院宁波分院积 20 余年技术研发,研制出锥束 CT、螺旋 CT 等多型号设备,能高检测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关键部件的内部结构缺陷,主持制定国内首项工业 CT 检测国家标准,填补技术空白。
无损检测与维护类仪器
这类仪器专注于装备零部件的缺陷排查与日常维护,延长装备服役寿命,保障作战时 “零故障”。
四通道超声波自动检测设备:
同样由兵科院宁波分院研制,采用多探头、多波形全覆盖自动扫描技术,能快速识别复杂零部件内部的制造缺陷,成像速度快、检测高,广泛应用于坦克履带、舰炮炮管等关键部件的维护检测。
炮膛专用内窥镜:
德朗 DVS700B 智能检测系统,可对火炮、坦克炮内膛进行高清成像与缺陷测量,支持行进中全周向观测,集成缺陷编辑、图像拼接功能,贴合战场维护的复杂环境需求,获北方重工、兵器试验中心等单位认可。
动态 DR 检测系统:
奥影检测科技(上海)公司研发,将医学影像技术跨界应用于军 工领域,通过智能图像处理算法,快速筛查大型军 工部件(如导 弹弹体、装甲钢板)的内部隐患,降低人工判读误差,提升装备维护效率。
化学与生物安全防护类仪器
这类仪器针对化学战剂、生物毒素威胁,实现快速侦检与预警,保障作战人员生命安全。
便携式离子迁移谱仪(PIMS):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历经 5 年攻关研发,灵敏度达 ppb 级甚至 ppt 级,能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实时识别爆 炸物、化学战剂种类与浓度,为防化部 队快速处置提供关键信息。
军事毒剂侦检仪:
凌天科技产品采用离子迁移谱技术,集成射线探测模块,开机时间<10s、检测时间<5s,检出限达 ppm 量级,支持自动校准与远程操控,可快速识别神经性、糜烂性等化学战剂,是单兵防护的 “随身卫士”。
便携式离子迁移谱 - 质谱联用仪:
创新融合两种检测技术,30 秒内可同步检测沙 林毒气等化学战剂与蓖麻蛋白等生物毒素,已列装防化部 队,实现 “化学 + 生物” 双重威胁的一体化侦检。
特殊物资与环境监测类仪器
这类仪器聚焦军 用物资质量与特殊环境风险,确保装备补给与作战环境安全。
油料光谱仪:
中科谛听 OA800 型号支持多元素同步检测,无需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可快速分析润滑油、液压油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判断装备发动机、传动系统的磨损情况,同时保障军 用油料成分安全。
硅基辐射探测器:
核芯光电科技(山东)公司产品,可精 准监测环境辐射水平,及时发现放射性污染,广泛应用于核军事设施监测、战场辐射环境排查等场景,已替代国外同类产品,保障特殊环境下的作战安全。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
中国兵器工业 205 研究所、博太赫兹信息科技(武汉)公司均有相关产品,分辨率达 20μm,可穿透墙体检测塑料炸 药等传统安检漏检物,用于边境哨所、军事基地安防,构建 “隐蔽威胁识别网”。
这些 “幕后英雄” 不仅撑起了国防装备的自主可控,更走出国门助力国际安全合作,这份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跨越,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韧性与底气。愿未来有更多国产仪器突破技术壁垒,在守护家国安宁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祝愿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