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本土化”,正在成为新趋势。 在全球化变局与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本土化已不仅是外企应对外部环境的生存策略,更成为其持续增长的引擎。伴随政策持续加码,这一趋势正被推向新的高度——2024年12月,财政部在政府采购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产品给予20%价格扣除优惠;今年9月,国务院进一步细化“本国产品标准”,从生产地点到组件本土化比例,层层压实,引导企业向更深层次的本土化迈进。 回望上世纪80年代,珀金埃尔默、安捷伦、赛默飞、沃特世等一批海外仪器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开启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本土化探索。从设立办事处到建设实验中心,它们稳扎稳打,持续深耕。站在2025年,一场更彻底、更系统的本土化浪潮,正迎面而来丹纳赫:2025本土化研发制造进展  公司名称 产品名称 本土化进展 SCIEX 旗舰型三重四极杆产品7500+Triple Quad TM和7500+ QTRAP?质谱系统 进一步拓展中国苏州制造能力 高分辨质谱X500R QTOF系统、ZenoTOF 7600系统和ZenoTOF 7600+系统 在2023至2025年间完成全系列三重四极杆产品在苏州本土化成功落地后的再升级 美谷分子 QPix Flex智能化微生物克隆筛选系统 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上海制造,面向 贝克曼库尔特 CytoFLEX mosaic光谱流式分析仪 由中国苏州工厂研发生产,中国首发 徕卡显微系统 DM4/6B、DMi8、Ivesta 3等高端显微镜 多款高端产品线转产上海金桥工厂,投资2亿元扩建研发制造基地 徕卡生物科技 Aperio FL多功能全场扫描系统、免疫组化试剂 上海金桥工厂研发生产Aperio FL系统;苏州基地交付首批免疫组化试剂 颇尔 Gaskleen? 1.5nm过滤器、Medallion C系列滤芯等过滤产品 北京工厂为,构建"亚太铁三角"供应链,稳步推进本土化制造 思拓凡 细胞培养基开发基地、ReadyKleer XDR性生物反应袋、Stax深层膜堆 上海张江设立细胞培养基开发基地;XDR生物反应袋在京投产;桐庐生产基地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赛默飞:从“本土制造”到“本土创新”的不断深化  领域 时间 举措与成果 高端仪器国产化 2025 年 10 月 色谱质谱全线国产化:高分辨质谱仪Orbitrap Exploris GC等产品实现中国制造。 2025 年 11 月 “赛默飞尼高力中国工厂开放日”成功举办,广州工厂实现Summit、iS50等高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量产。 赋能医药创新 2025 年10月 “2025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中,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方明杰强调:“我们正将全球的技术资源与深度本土化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共同成长,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市场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道上赢得先机。” 深化本土合作与投入 2025 年10月 方明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赛默飞在华累计研发及生产投入近10亿人民币,本土产品线投资覆盖30余种产品,继实现色谱平台、光谱产品线国产化后,未来我们将发布更多本土产品,依托苏州、广州等7个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关键耗材与设备的本地供应能力”。  安捷伦:本土化制造启动三十周年  领域 时间 举措与成果 智能制造与供应链 2025 年 1 月 上海制造中心成功升级为"灯塔工厂" 2025 年 6月 InfinityLab Pro iQ 系列液质系统正式落地中国 产学研合作 2025年7月 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污水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攻关新污染物监测等技术 。 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 2025年11月 截至目前,安捷伦中国解决方案中心已推出 30 款商业化解决方案,服务了超过 1000 家客户。 沃特世:以实际行动践行本土化发展 领域 时间 产品/事件 本土化生产 2025年9月 Xevo? MRT 和 SELECT SERIES? MRT 高分辨质谱系统被纳入中国本土化生产矩阵。 2025年1月 首套国产 Xevo G3 QTof 高分辨质谱系统成功交付给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 本土化合作 2025年3月 与科华生物联合推出国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系统 岛津:成为助力中国科研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伙伴 领域 时间 举措与成果 高端仪器本土化生产 2025年9月 岛津第10000台国产液相色谱仪成功交付 2025年4月 全新高端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 LCMS-8050RX 和 LCMS-8060RX 在苏州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 2024年12月 苏州四期工厂于2024年12月开业,使总生产能力提升2.4倍,为高端仪器本土化提供了产能支撑。 2025年8月 发布新一代国产气相色谱仪Brevis GC-2050,开启岛津苏州工厂生产全系列岛津气相色谱机型的新篇章。 研发与合作 2025年4月 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国科大杭高院—岛津环境与健康创新中心。 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成为本土化引擎 珀金埃尔默于2025年7月宣布,其太仓工厂扩建项目已正式竣工投产。此举是公司深化“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关键一步。自 2017 年在太仓设立生产基地以来,珀金埃尔默始终以满足中国客户需求为目标。多年来,工厂业务稳健增长,服务客户覆盖全国多个关键行业。 为响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24 年工厂完成扩建,整体产能与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如今,太仓工厂不仅是珀金埃尔默在华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正逐步发展为中国区关键的采购与物流中心,将更高效地服务本地客户。 工厂持续拓展本地生产能力,已有多个重点产品线实现国产化制造,涵盖光谱分析、红外检测、色谱与质谱等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服务中国市场的能力与响应速度。 索尼:本土化生产正式启动,深化生命科学领域布局 索尼集团于2025年4月1日起,在中国启动部分流式细胞仪型号的本土化生产。这一举措标志着索尼在华本土化战略进入实质性深化阶段,展现了其以本土制造能力赋能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创新发展的坚定承诺。 罗氏诊断:首台国产化PCR仪上市,兑现“在中国、为中国”承诺 2025年11月17日,罗氏诊断中国宣布,其首款实现本土化生产的LightCycler? PRO System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正式上市。这不仅是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关键里程碑,更体现了罗氏将全球前沿创新技术,快速对接中国市场需求与制造能力的决心与效率。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流式细胞仪下线,战略落地再树里程碑 2025年8月8日,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的成功下线,是碧迪医疗践行“植根中国,服务中国”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本土化领域的地位。 日立:本土化电镜成功落地,电子光学领域布局再进阶 2025年,日立的本土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台由日立仪器(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钨灯丝扫描电镜正式落地。此举标志着日立高新的本土化布局已成功深入至电子光学这一高技术壁垒领域,为其在华业务的持续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赛多利斯:Octet分子互作仪在华投产 2025年5月8日,赛多利斯Octet? 分子互作分析系统在其上海富迪工厂投产上市,实现了Octet? R系列分子互作分析仪及其生物传感器的本土化生产,标志着高端分子互作分析系统迈入国产化新阶段。  作为全球将生物层干涉(BLI)技术应用于分子互作分析的仪器,Octet? 助力全球近万家科研单位、制药企业及生物技术公司取得研究成果,发表文章数量近两万篇,包括CNS期刊300余篇,广泛应用于各类分子的互作分析、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发现及开发等重要科研领域。此次本地投产的Octet? 仪器涵括了双通道、四通道及八通道三款主力机型,旨在增强本土供应链韧性,提高本土客户响应速度,为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赋能。 从政策导向的明确信号,到市场竞争的澎湃动力,一场由表及里、贯穿研发、制造、供应链与合作的全方位“本土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席卷在华外企。无论是丹纳赫、赛默飞等将高端仪器产线落地中国,并致力于实现从“本土制造”到“本土创新”的跨越,还是安捷伦、沃特世等企业以“灯塔工厂”和本土化合作深化其根基,抑或是罗氏、碧迪医疗等在关键医疗设备领域实现国产化零的突破,无不印证着一个清晰的趋势:本土化已从一道可选题,蜕变为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