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公示了2025年省属科研机构稳定性支持等资金安单,涉及金额达1.14亿元。这笔资金的下达,对于广东省科研仪器的发展意义重大,将从多个方面为仪器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仪器发展将获得哪些助力?
在直接支持仪器设备更新与维护方面,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持续为科研机构稳定性运行提供保障,部分资金直接用于实验室设备更新。如2024年,广东省批复的总额超28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更新项目,涵盖了高校、医院及县域医共体,涉及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众多高端领域。此次2025年的1.14亿元稳定性支持资金有望延续这一积极举措,为科研仪器的性能提升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确保仪器能够跟上科研发展的步伐,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
同时,实验室体系建设中的设备投入也不容忽视。广东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实验室集群建设,强化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联合攻关。这无疑需要高仪器的配套支持,而省属科研机构稳定性支持资金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室体系提供设备保障。
激励科研人员优化仪器使用效率也是资金助力仪器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相关政策,省属科研机构可从稳定支持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用于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这将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高效地利用现有仪器设备,挖掘仪器的潜力,推动原创性成果的产出。此外,提高间接费用比例(达60%)以及明确绩效支出不计入单位工资总量调控基数等措施,也为科研团队优化仪器使用、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财务灵活性。
推动仪器开放共享与资源整合同样意义深远。广东省通过一系列政策,将省属单位80%以上的大型仪器纳入国家共享平台,年对外服务机时居全国前列。此次稳定性支持资金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一机制,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仪器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湾区科学论坛和科技金融项目等也促进了跨区域仪器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推动仪器研发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在支撑前沿领域技术攻关上,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项目。这些领域高度依赖高精尖仪器,如质谱仪、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024年质谱仪采购数据表明,广东在高端仪器领域投入显著,而这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此外,广东省将1/3以上的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对先进仪器的依赖程度极高,像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行以及量子科学等重大项目的研究,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来保障仪器的维护与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资金还体现了政策协同与长期保障。2024年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广东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医疗、高校等领域仪器采购。省属科研机构稳定性资金可与此类政策形成互补,完善全链条仪器支持体系。而且,广东省通过“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等政策,承诺持续增加财政投入,为仪器设备的可持续更新和实验室运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广东省此次下发的1.14亿元省属科研机构稳定性支持等资金,通过直接支持设备更新、激励科研人员、推动资源共享、聚焦前沿领域和政策协同等多方面的措施,全面提升了广东省科研仪器的技术水平、使用效率和产业服务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望推动广东省科研事业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