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式细胞仪正以瞩目的速度迭代升级:一方面,流式细胞仪分辨率与灵敏度持续提升,细胞信息捕获能力向“高维度、高、单细胞”演进。另一方面,产业格局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国产化浪潮加速推进,安捷伦、贝克曼、SONY 等国际品牌纷纷推出本土化机型,国产厂商亦从中低端市场形成突破。
为透视市场真实生态,仪器信息网对2025年上半年国内流式细胞仪公开中标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注:受招标平台公示范围限制,统计存在样本局限性,仅供参考)
进口品牌仍占优势
2025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中标金额为2.3亿元,中标台套数为208台。本次调研统计到18家流式细胞仪企业,进口厂牌7个,国产厂牌多达11个。从中标金额来看,进口品牌占比91.89%,国产品牌占比8.11%。
从中标数量来看,进口品牌占比85.29%,国产品牌占比14.71%。单从中标金额和中标数量来看,进口品牌占比仍远高于国产品牌,进口品牌仍然占市场主导。
BD受波及的3个月,贝克曼、安捷伦分别拿下“榜一”
2025年1月16日,美国政府发布的一项临时终规则,禁止未经许可向中国等特定国家出口高参数流式细胞仪,直接冲击了国内高端流式细胞仪市场。直至4月18日,碧迪医疗称其收到首份出口许可证,允许在中国销售、交付、安装并提供光谱型和26+通道流式细胞仪的相关服务。BD受禁令波及的这三个月,贝克曼、安捷伦等因其本土化布局的先手棋,分别抢占了中标金额、数量排行榜名。
从中标金额维度来看,贝克曼以27.41%的占比跃居榜首,BD以22.49%的份额退居次席,Cytek以15.95%的占比位居第三,索尼、安捷伦分列四、五位。
从中标数量来看,安捷伦以36.65%的占比拔得头筹,这与其3月成功中标新疆疾控中心54台流式细胞仪大单息息相关。贝克曼、BD紧随其后,分别占比23.04%、16.23%。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品牌谱康医学、迈瑞生物、福流生物成功跻身中标金额前十强;棱镜泰克、唯公、迈瑞、谱康医学在中标数量前十之列。此外还有层浪生物、优利特、中生医疗、指真生物、瑞斯凯尔及必达科生物等也在招投标市场分得一杯羹。
临床与科研是采购主力
从采购单位类型来看,以医院、疾控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总占比超95%。从金额来看,医院的采购金额占比,为44.63%,高校以占比34.82%的采购金额位居第二,科研院所占比10.67%,位居第三。
采购数量上,医院以35.75%的占比位居,疾控以31.4%的占比位居第二,高校占比26.09%,位居第三,这是由于一般情况下科研用流式细胞仪配置相对更高,货单价更高。
20万以下流式细胞仪采购数量多
从价格区间来看,2025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的中标价格主要在80万元以下。其中,价格小于20万元流式细胞仪占比多,为28.23%,其次为40-60万,该区间占比11.48%。
Standard BioTools以979.5万元打破中标价格记录
本次中标价格的天花板为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采购的思百拓(Standard BioTools)的质谱流式细胞仪CyTOF XT,采购金额达9795000元,刷新了去年BD FACSymphony A5 SE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7263000元的中标价格记录。
< br />< b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