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举办“第十四届光谱网络会议(iCS2025)”,本会议聚焦、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同时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制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深入探讨。>>>点击图片报名参会 由两位平均年龄超70岁的“技术老将”创立的Miftek公司,首次公布了量子光谱流式细胞仪CytoSPECTRUM。这款被业内视为“可能颠覆现有格局”的仪器,不仅以42通道光谱检测器、6激光配置下超200荧光通道的参数震撼全场,更将量子探测技术融入流式细胞检测,为行业突破临床应用瓶颈提供了新可能。(相关阅读:流式横看成岭侧成峰!CYTO2025参会笔记) 从“光谱之父”到“量子流式”:两位传奇的二次创业 Miftek的亮相本身就是一则“传奇注脚”。这家2020年成立的年轻公司,由两位“跨领域泰斗”联合创立:72岁的J. Paul Robinson教授,既是光谱流式技术的“开山鼻祖”——其曾授权索尼、赛默飞推动光谱流式商业化,也是56岁登顶珠峰的“科学探险家”;76岁的山本真伸先生则是光学领域的“多面手”,不仅主导过索尼蓝光存储技术研发,更是索尼首台光谱流式SP6800的开发者,曾以27岁之姿入选奥运会男子划船选手。两位“年龄相加近150岁”的创始人,用“科学热情”与“技术沉淀”为Miftek注入了独特的创新基因。 CytoSPECTRUM:重新定义“流式灵敏度” 作为本次大会的“技术焦点”,CytoSPECTRUM的亮点在于其“量子光谱”(Quantum Spectrum)技术。据现场介绍,该仪器采用“单光子计数+高斯脉冲AD转换”的混合检测模式:小信号范围通过单光子计数精准捕捉微弱信号,大信号则通过高斯脉冲AD转换实现强度分析,两种模式结合使其信噪比远超传统设备,灵敏度达到行业新高度。更值得关注的是,Miftek宣称其42通道光谱检测器在6激光配置下可支持超200个荧光通道——这一参数若落地,将为多色检测、稀有细胞分析提供更强大的工具。 现场展示的原型机虽仅开放外观与液路参观,未公布具体生物学实验数据,但其物理层面的技术突破已引发热议。例如,在紫激光照射去离子水的测试中,CytoSPECTRUM传感器的噪声仅为传统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千分之一,仅能检测到水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或许为弱信号检测和小颗粒分析打开了新窗口。 从实验室到临床:流式3.0的“量子野心” 据业内人士分享,分光流式是1.0,现有光谱流式是2.0,而CytoSPECTRUM将开启3.0时代。当前流式技术虽在科研领域广泛应用,但其定量准确性、临床普及度仍受限于检测灵敏度。CytoSPECTRUM若能实现宣称的性能,不仅能轻松捕捉传统设备难以检测的微弱信号,更有望解决“流式定量”这一长期难题,推动技术向临床诊断场景快速渗透。 行业观察:2026年,量子流式能否“颠覆”? 尽管CytoSPECTRUM的正式上市时间定于2026年中,且当前仅处于技术概念展示阶段,但其已被流式行业寄予厚望。回顾行业发展,Robinson教授发明的光谱流式曾催生多家光谱流式企业,重塑了流式产业格局;而叠加量子探测技术的突破,Miftek的潜力不容小觑。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流式细胞术的发展从未停止,但真正的‘革命性飞跃’需要底层技术的突破。量子测量,或许就是下一个突破口。”2026年,当CytoSPECTRUM正式走向市场,我们或将见证流式技术从“光谱时代”迈向“量子时代”的关键一步。